二龙谢过山神和龙神的恩泽以后,正要依依不舍离开,龙神心生不忍,道:“二位离去做权宜之计,待本龙适当的时机禀于庭,请求庭将二位纳入龙籍,介时也就有了封地。您二位若在外实在艰辛便再回簇,本龙与山神另想办法。”
近两千年的交情,使山神神情尽带凄凉,当龙神完以后,也对二龙道:“二位暂且离开簇一段时日,权做帮着神维护了威,待事情过段时间以后,神联络土地、城隍联名向庭保奏您二位的功德,并将您二位的身世一并上达听,请庭赐恩于二位。”
二龙再次拜谢山神以及龙神的重情以后,便离开了五云山,重新过起漂泊的日子。
二龙走出大山,几经辗转,才看清眼下的世界是一个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世界。处处不是蝗灾便是瘟疫,不是旱灾便是洪涝,再不就是兵灾人祸。
这些还不算加在百姓们身上最重的磨难,最让人承受不住的是元朝末期的统治制度带给他们的苦难。此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现象。
统治者已经不把自己的百姓看做自己的百姓。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残暴凶性,将自己的百姓分出等级。人为的激化着民族矛盾,无底线的给大多数被划为低级的那些百姓,无休止的增加着苛捐杂税,赋役负担。
那些些被灾人祸逼迫的走投无路,生死无门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加入到了反元斗争的义军之郑
地道不宁似乎还想影响着道。二龙越发感觉到道的不容,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不是被封地之神驱逐,便是遭到神婆巫士的骚扰。
二龙饱受着世态炎凉,承受着世间酸楚,漫无目的来到鄱阳湖边。二龙望着着这广阔无垠的湖面,悲叹着无自己一席之地。
二龙心翼翼的借着这并不清澈的湖水洗去满身的风尘,而后离身湖面,继续寻找着明知渺茫却不得不找的寄居
二龙刚离开鄱阳湖不远,便听到在好些老人悲怅的哭声和祈求声。二龙离开五云山以来,虽然对这种声音司空见惯,可今这些哭声却特别让人揪心。于是,二龙隐起身形落身在这些悲哭祈求者的附近一探究竟。
原来,这些悲哭哀求的老弱都是附近的百姓,因为家中青壮都被官府征做了劳役,农田里的伙计便落到这些老弱身上。为了生存,这些老弱在农田耕种倒也无怨,可是让他们雪上加霜的是,官府竟然把家家户户赖以耕种的铁铲,?头、犁铧、镰刀等等这些金属农具尽皆没收。其理由是预防反元义军将其抢去打造兵器。
失去农具的这些老弱们,除了发出这些毫无意义的哀求和悲泣,便就是或投井,或自缢。一时间村村镇镇到处被这种悲哀给笼罩着。
二龙看到这种惨状,猛然对打着“驱逐胡虐,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济民斯民。”旗号的义军心生好感,一种期盼义军尽快结束这种暴虐现象,还民以安乐的的念头油然而生。
就在二龙动了怜悯之心,看着手无寸铁望的百姓对着荒芜田地兴叹之时,只见一对老夫妻相互擦去对方老眼上的泪痕,相互搀扶着走出田地,往鄱阳湖方向走去。
二龙从两位老人无助的表情以及心死的眼神里,已经感觉到悲剧即将再次发生,于是,二龙便跟随在老人身后,想着随时施于援救。
果然像二龙猜测的那样,两位老者执着的,艰难的走了两个时辰来到鄱阳湖的岸边。二龙看到两位老者眼里猛然呈现出某种解脱时才有的兴奋之后,相互扯着枯瘦干瘪的手,毫无留恋的往湖水中乒过去。
两位老人扑向湖面的瞬间,二龙猛然想起自己投身冶炉时的情景。“悲壮不能再次重演”二龙内心产生着共鸣,同时跃身湖面,一对一将老人救到了远离湖面的一个山脚下。
或许是二龙怜悯之心所致,又或许是意如此,当二龙把老人放置山下的时候,二龙的形体竟然幻回到化龙之前的样貌。
两位老人看到眼前这对年轻夫妇站在面前的时候,虽然不知道是他们是如何转瞬从湖边来至山下,却清楚这条老命是这对夫妻所救。
二老看着救命恩人,非但没有丝毫感恩的神态,反而气恼着用埋怨的口气道:“恁两人真没个眼力劲,俺老两走到湖边容易吗?官府不让活,您却不让死,啊!……”
两位老人着着便抱头痛哭起来。
莫邪和干将两人被老人的无言以对,忖道:“无论是谁但凡有一线生机有那个甘心赴死的?可真要到了死是一种解脱的时候,活着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两位老者哭罢,又是在相互擦干眼泪,相互搀扶着往回蹒跚而去。那种决绝已然忽视着视莫邪干将的存在,就连对救命恩人看一眼的心念都没樱
莫邪看着老人风烛残年的背影,再想想自己和干将此刻的处境,心中竟然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两只眼睛里充满泪水,转身附在干将的肩头上抽涕起来。
干将心中的感受又何止不是如此。他的动作就像模仿那对老夫妻一般,轻轻为莫邪擦去眼泪,决绝的道:‘咱大事做不了,为百姓打造些农具还是能做到的。我刚才无意中发现这座山上的矿石足以能炼制出锻造农具的材质。’
莫邪感知到丈夫坚定的决心,也便点头赞允。
两人有了人生目标,也有了能使那对老夫妻活下来的办法。于是二人心照不宣,急忙同时往老人走去的方向追去。
两位老人和这对年轻的夫妇便在山脚下安了家,为了生活方便,两口便认做两位老人为父母。两位老人也还真把这对夫妻当做已经被官府逼死的儿子儿媳复生,欣喜之余也是对莫邪干将疼爱有加。
很快,第一批犁铧、?头、镰刀便在二饶汗水中锻打出来。因为全家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尽管利民,却犯着国法,尽管百姓望眼欲穿,去不能公开卖买。故此,两位老人便担负起秘密向农家偷送的重担。尽管很辛苦,可两位老饶精神却矍铄起来,身体也逐渐硬朗起来。
山脚下的这个铁匠铺,尽管偏僻,这却来了一位十六七岁行者。这位和尚手里拿着一只摔裂的铜钵央求干将修补。
(本章完)
喜欢天机并非不可泄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天机并非不可泄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