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脚步不会因世人的挽留而慢上半分。(本书最快更新百度搜索黑yan谷;
高邮城头,阎应元正在督促民夫和兵丁加固城墙。
这里真的很脆弱,否则也不会在逢勤面前不战而降。
周边的凡是没有来的及逃远的百姓都被征集到城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在江阴举事之前,阎应元当过最大的官是典吏。三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军将军。
曾在江阴城协助他守城的王公略和陈明遇是他的副将,江阴城内几乎全是江阴的子弟兵,还有大半的讲武堂第一批学员。
收复江南后,南直隶义军中江阴人被划分为正兵者最多,因晋王对江阴城牵制清虏重兵的优待,也是对阎应元的信任。
城头,两个人且行且说话,陈明遇和阎应元已是生死之交。
民夫已经忙碌四五天,这座城在阎应元眼里仍然是千疮百孔。
陈明遇负责城墙修葺,见阎应元一直颜面不展,觉得颇为过意不去,感慨道:“高邮城,哎”
一言难尽。
“进度还要加快些,要昼夜施工,我猜清虏就快要南下了”阎应元不是对陈明遇不满,他本就是不苟言笑的人
奈何,高邮城的底子太差。
站在城头往南看,一支车队正在逶迤而来,车上覆盖了挡雨的篷布。
陈明遇转身时看见;伸手指向远处,道:“大人,应该是火器到了”
阎应元摸了摸城头的青砖,昨夜细雨稀稀拉拉下了一夜,砖头的凹槽中有些积水。
“大人,你看”陈明遇指向车队之后的旗帜,声音惊奇,道:“好像是大将军来了”
阎应元眯着眼睛看,他的视力不好,连忙从腰上摘下千里镜,目光在千里镜中一晃,他立刻放下千里镜,道:“真是王爷来了”
晋王亲自来高邮城巡视,有两种可能。
晋王对高邮城防不放心,或者是清兵南下的兵马太强。
那都说明高邮城可能要面对守军能力之外的攻势。
阎应元“噔噔噔”走下城楼,他军中只有两百匹战马,还是逢勤击败鳌拜后从俘获中分给他的。
晋王的骑兵越过商队。
亲兵卫轻甲骏马,一直行进到高邮城前,带来的压迫感如藏鞘的锐刀。
阎应元站在城门外道边,单膝跪地拱手行礼,“拜见王爷”
翟哲下马。
四处都是忙碌的民夫,高邮城外仅有的几片丛林现在只剩下的光秃秃的树桩。
“起来吧”
阎应元起身。
“带我到城内看看”
“遵命”
阎应元转身在前引路,方进招手率二十四个侍卫落后三四十步相随,其余兵马驻扎在城外。
高邮城高两丈,护城河中水波粼粼,水面宽度约在五六丈左右。
翟哲走上城头转了一周,城头只有两门锈迹斑斑的铁炮。工匠正在垒砌炮台,阎应元为自己争取到五十门守城炮,经验丰富的炮手正在选定合适的摆放位置。
阎应元和陈明遇在前引路,在每个施工的处都做个简明扼要的介绍。
城头走了一周,一行人来到县衙,这里比城头还要破旧。阎应元暂时没工夫来修这里。
阎应元招待翟哲上座,他这里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晋王。
“多尔衮就要来了”
坐下来后,翟哲说出的第一句话就带来了浓厚的紧张气息。
这是从北京送出来新鲜出炉的情报,大清的摄政王亲自出征。
没有意外,清廷做出了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阎应元欠身,道:“末将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他知道翟哲对高邮城还是不放心。他不是大将军的嫡系,与大将军没有私人情谊,在朝中也没有后台。南直隶起兵的义军十有八九被解散回家为民,或者是编入府兵,唯有他升任总兵,他知道该怎么做。
“清廷大军有女真人两万,汉八旗六万,加上淮安城内的两万人,共有十万大军”
阎应元把自己高昂的脖子稍稍放平。
“这只是首批兵马”
翟哲抿着嘴微笑,他没有从阎应元身上看见过分的紧张,也没有看见轻佻的气息。
他二人年纪相仿,他并不了解阎应元。如果不是逢勤的火器军另有重用,他不会把高邮城交给阎应元。
现在看来,他比阎应元紧张。
为将者只需坚守一地,为帅者要统筹全局。
翟哲问:“你需要什么,只管向大将军府提”
此言一出,阎应元心里明白,他的命运已于这座脆弱的县城连在一起。宽厚的条件意味着严苛的使命。
“我要得东西都已经上报了”
“好”翟哲轻轻点头,“我来这里是特意要告诉你,在大军攻破扬州城前,高邮城没有援军”
阎应元心中咯噔一下,他脸膛很红,上涌一点血色也看不出来。
“末将知道了”
“清虏为救扬州城可能会绕过高邮南下,所以我必须要留有兵马阻击,但只要高邮城不丢,多尔衮只能轻骑突袭,无法在高邮城南立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