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子里相比较之前,这次下地的人反而少了一些,屯子里最近几年的新生儿太多,一两岁甚至只有几个月的孩子有二三十人,相当多,这些需要人照顾。
之前因为战争原因,为了避免孩子生下来没法养活或者半途出现意外夭折,选择了主动不生, 王芳就是其中之一,屯子还有好些都是这样,一家一个孩子或者两三个孩子的很多。
小鬼子动不动就扫荡,生下来害了孩子也害家里。
东北解放后红国成立,加上屯子里粮食够吃后,一个个开始闷头使劲,谢家康跟王芳就是典型,三年多时间抱了两个孩子。
不过根据之前从王芳口中得知的消息,谢家康今后不会再要孩子了。
这次摔着伤身子,谢家康也觉得家里头三个孩子足够,平时他不在家全要王芳一个人带,哪怕有白敏兰帮忙照顾着也不容易。
谢家康也是目前屯子里目前唯一一个明说着今后不要孩子的成年人。
三个孩子现在看起来是不少,可是相比较同时代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多。
这个年代因为战争停止混乱日子结束,老百姓对未来日子有奔头生育意愿强,建国后的生育人数是年年涨。
年生育人口破千万是从1945年开始,而那一年小鬼子投降,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到了1949年,全国出生人口不到1300多万人,50年51年增长到1400余万。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1952年,出生人口达到往年未有的高点,相比较上一年人口暴增,出生达到1724万人。
出现这种情况,是随着全国各地剿匪逐渐结束平定下来,生育意愿极其强。
往后一段年月,除了那三年,基本年年出生人口都在涨。
甚至在三年结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62年,出生人口直接突破2000万。
后续一段时间,城市家庭,一家三五个孩子很正常,农村七八个孩子更是常见,甚至有些农村一家能超过10个孩子的。
这要是放在现在北边的毛熊,对于生育超过10个孩子的妇女,都要发放英雄母亲称号,可以进行优先分配住房,免费乘坐一些交通工具。
真实打实的拿实惠支持的,哪怕是后世的大毛经济再不好,也签署过一项命令,对于10个孩子的母亲一次性下发可兑换11万RMB的卢布。
人口,很多时候确实对国家影响很大。
毕竟人口越多,市场越大,国家提升潜力就大,战争潜力也一样深,打仗打的就是人,大毛跟大毛脑袋打烂也是阵地推进,还是需要人口。
只不过人口太多了,生存压力也大,这是同样需要考虑的。
只是时间在变动事情也在变,当你放开、限制再放开,一切就不一样了。
谢家屯今年收粮,除了胡碧芸外,像王芳李燕胡碧芸他们这些青年女性以及白敏兰那样50多岁的中老年女性,在这种时候全都要下地干活的。
现在因为孩子问题,需要留下不少在屯子里,加上后续还要做饭给下地收粮的男人送过去,以及屯子里需要留下几个壮劳力防止野兽进屯或者是其他意外事件。
跟着屯子里人聊着,那边胡碧芸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上东西过来,谢一城瞧着赶紧走上前接着:“咋还抱着孩子出来了,这天凉了赶紧回屋去,拿东西你吆喝一声我听见就进屋拿了。”
胡碧芸脸上带笑:“我顺道送过来,小六六醒了不愿意睡,我一走他就闹,抱起来就不哭。”
谢一城接过东西离近看着被小被子将身子包裹严实的六六,大眼睛好似明镜般将谢一城的身影倒映着,也不哭也不闹,父子两人就这么愣愣看着。
“回头还是别天天抱,抱习惯了回头只要你一放下他就闹腾,今后忙活的还在后面。”
胡碧芸答应着:“嗯,就一次,等回去就放在。”
“让我也瞧瞧让我也瞧瞧!我也瞧瞧小六六。”
一勤前倾着上半身布鞋褶皱踮起脚尖,伸着脖子要看。
“你小姑姑可喜欢你,长大可要好好孝顺你小姑姑。”
胡碧芸慢慢蹲下身子,将孩子抱着让一勤看着。
一胜歪着脑袋贴着一勤,两人齐齐看着。
六六也是一样,看着两人,一点不闹腾。
“聚一块干啥呢?”
这边一家扎堆看着孩子,身旁还有其他人逗着乐,那边传来声音。
谢一城抬头望去开口道:“大爷,人都到齐了,咱们啥时候走。”
“现在就走。”屯长打量着屯子里疑惑开口问道,“一国呢?”
“我哥在屋里喂牛呢,也该出来了,我去喊一声。”
“喊上吧,要是不行牛就不带了,回来运粮再怎么也不能差那头牛带车装的。”
谢一城这边刚要迈开腿,就见谢一国牵着牛走出棚子。
“哥,绑上板车咱们走,就差你了。”
“走走走,这牛倔的厉害,我喂它东西,在棚子差点跟我干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