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见秦明牵着白龙马起来邀功,不禁摇头笑了笑,指着那鹰愁涧,对秦明说道:“马是有了,可怎生骑他渡过这涧去?”
秦明闻言,看着那鹰愁涧水波皇皇,不由得干笑道:“这涧中也无船只!而白龙马及是白龙变化,久居于此,定深谙水性,不若师傅骑着它做那船儿,过了涧去!”
唐僧闻言,也无什么好办法,为表取经诚意,又不可教秦明带他飞过去,只得点头同意。
谁料,两人一马来到了涧边,正要赶白龙马下水,却见自那上流水源处,有一个渔翁,撑着一个枯木的筏子,顺流而下。
那渔翁过来,径直停在了两人面前,看着唐僧,招呼道:“长老可是要渡河?”
唐僧闻言,宣了声佛号,道:“阿弥陀佛,正是,不知道老人家可否行个方便,渡贫僧过去。”
渔翁闻言,连忙把木筏撑拢,说道:“当是如此!”
秦明见此,让唐僧下了马,扶持他上了筏子,又揪上马匹,安了行李,同来这木筏之上。
渔翁见秦明安顿好,叫了一声:“且坐稳了!”
于是,他便撑开筏子,如风似箭,不觉的就过了鹰愁陡涧,上了西岸。
“悟空,你且解开那包袱,取些渡船钱,送与老人家!”
连人带马都下了岸,唐僧却是对秦明说动。
老渔翁趋势把筏子一篙撑开,说道:“不要钱,不要钱。”
然后,撑着筏子,向那汹涌的水流中渺渺茫茫而去了。
唐僧见了,对秦明说道:“去不曾想,遇到如此善心的老人家!”
秦明闻言,却笑着对唐僧道:“师父,你却是不认得!他是此涧里的水神。我的一双火眼金睛早就看了个明白,只是不曾点破,他应该是观音派来接你过这河水的,怎还敢要钱!”
“却是如此!”
唐僧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之后,唐僧骑着白龙马,秦明在前方探路,找了那大路,奔西而去。
二人一马走着,不觉之间红日沉西,天光渐晚。
只见那天上淡云撩乱,山中晓月昏蒙。满天霜色生寒,四面风声透体。倦鸟归巢去,日落无踪迹。
二人一马走着,这个山中四下空旷寂寥,漫漫长途,不见半点人影踪迹。
正当此时,秦明隐隐向前看去,只见前方路旁出现了一座庄院。
秦明不禁喜道:“师傅,前方有一人家,可以借宿,我们当明早再行。”
这夜色生寒,秦明早已不想走了,只是为了大计,这才没有抱怨,此刻见了人家,自是喜出望外。
唐僧闻言,也看到了那建筑,却对秦明说道:“悟空,那却不是一个农家院!”
秦明闻言,疑惑的问道:“如何不是?”
唐僧开口说道:“普通的农庄院,却没有飞鱼稳兽之脊,这断是个庙宇庵院。”
秦明听闻唐僧之言,仔细一看,果然见这建筑果然却如唐僧所言,不比寻常。
二人说这话,就走到了这建筑的门口。
秦明细细一打量,只见这门上有三个大字:里社祠。
秦明看了,却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当是个祠堂之类。
唐僧下了马,与秦明一起进了这门里面。
门内出来一个老者,老者脖子上挂着数珠儿,合掌来迎,说道:“师父请坐。”
唐僧见了慌忙答礼,并到那上殿去参拜了圣象,那老者即呼童子献茶。
喝完了茶,唐僧询问老者道:“此庙何为里社?”
老者道:“敝处乃西番哈咇国界。这庙后有一庄人家,共发虔心,立此庙宇。里者,乃一乡里地;社者,乃一社上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故也。”
唐僧闻言,点头夸赞:“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
老者却问:“师父仙乡是何处?”
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国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的。路过宝坊,天色将晚,特投圣祠,告宿一宵,天光即行。”
那老者十分欢喜,道了几声失迎,又叫童子办饭。三藏吃毕谢了。
秦明在一旁看到老者的举动,却是暗自发笑,也不点破。
吃了饭,安了铺,一行人便各自寝歇。
第二天一早,秦明与唐僧刚刚起来。
只见那老儿,拿着一副鞍辔、衬屉缰笼之类,凡马上一切用的,无不全备,放在廊下道:“长老,老儿见你们有马无鞍,老儿这里刚要有一套闲置的,特此奉上。”
唐僧见了,却是十分欢喜,远来以前白马身上的那些,都被小白龙吞吃了。唐僧坐着白龙马,没有这些事物,却是好生难受。
“如此,贫僧谢过老丈了!”
唐僧对那老者道谢,却是讲这些物件领受了。
教秦明拿了,放在白龙马背上,看可相称否。
秦明走上前,一件件的取起看了,果然是些好物。
有诗为证,诗曰:
雕鞍彩晃柬银星,宝凳光飞金线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