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影视、综艺、艺人等板块/部门,作为繁星集团重要业务,部门职员最多,负责的业务繁杂。
所以板块/部门总监、副总监之下,设立2~4个分管经理,分管部门的不同业务,经理之下就是主管,有些是固定业务主管,有些是临时小组,负责某单一项目。
这是大的部门,业务多,小的部门总监、副总监之下,直接是主管一级。
所以,繁星总监一级,哪怕是最拉的部门,也算是公司位高权重的高管。
而分管经理和主管这两个级别,虽然看似级别相同,但所属各部门或其负责业务的不同,在公司地位和权力大小也截然不同,有的经理堪称总监,有的经理混的还不如主管。
至于子公司一把手,名义上高于总监,低于集团副总裁,实际上还要看具体情况。
当然,最上面还有一个董事会,不过就是个花架子,根本不管事,存在感等同于无,甚至许多公司员工都不知道自家集团还有董事会。
此外,像导演、艺人、编剧、制片人等特殊职位,定位也完全不同,并按照公司行政级别统一来定位。
作为一个正式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的大型集团,繁星这个组织架构已经算是简单的了。
甚至个别子公司管理体系不同,集团就让其自由发挥,并不要求按照集团统一配置。
但即便如此,对于公司很多人来说,繁星内部体系也是空前的复杂,不敢说是战战兢兢,但也是小心应对。
比如黄薄,在繁星艺人里也算是排得上号了,可面对两个中层干部,也不敢托大。
这些人看着职位不高,但某种程度也能打到他们七寸。
比如今天的张经理和刘主管,也许两篇报告,就能让你从主演变配角,或者整个项目资金削减三分之一等等。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敢这么干,制片人、导演乃至公司艺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况且还有胡婧的监察部在。
但遇人三分善,日后好相见是黄薄的处事准则,说不定这两位将来就成为总监乃至是总裁,不一定要交好,但轻易别得罪。
而刘经理三人对黄薄也很客气,他们以后能不能升总监不好说,但是黄薄眼下肯定会被公司力捧。
几个老油条商业互吹一波,才谈起了正事。
原时空《疯狂的石头》上映后两年多,宁昊才拿出《疯狂的赛车》,如今有曹轩开挂,帮他提前完成了剧本,并拍出了这部电影。
但导演这行,还是比较吃经验和能力的,宁昊就觉得电影拍摄期间,自己还是有些力有不逮。
所以《疯狂的赛车》后,打算先沉淀学习一下,同时也是静心准备新剧本。
如此一来,宁昊暂时休息,但黄薄不能闲着,导演不靠曝光刷脸吃饭,演员可不行。
于是宁昊虽然歇了,但繁星还是准备给黄薄量身定制一部电影。
“黄老师,公司的意思是,您现在积累了不少喜剧人气,如果主攻商业电影的话,喜剧更容易拿票房。”
这话说得很客气,但实际上就是黄薄现在虽然当红,但票房号召力有限,其他题材很难吸引观众,“疯狂系列”的喜剧路线更适合现在的他。
“没问题,我还挺喜欢演喜剧的。”
别的演员可能还挣扎一下,演个大制作或者文艺片,黄薄更理智,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更好,而且也不是特别挑。
只要剧本合适出彩,喜剧他可以演,文艺片或其他题材他也愿意。
拟定了意向,剩下就好办了,制片人吴乐掏出三个剧本,排在黄薄面前。
“这是我从创作中心挑的本子,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你,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实在不行,咱再去找编剧要。”
“不至于,不至于。”
黄薄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公司给自己拍电影,还能挑剧本,这个待遇着实过于优厚。
其实他也有点儿想多了,繁星创作中心喜剧本子较多,而且他的形象特质,公司内部艺人也没人和他争角色,不但选择余地很大,也不用顾虑别人,可不就“随便挑”嘛。
黄薄不知道里面的道道,专心翻看面前的三个剧本。
时间有限,也不好让其他人干耗着,他没有看整个本子,主要浏览大纲,感兴趣的才翻翻具体剧本。
三个剧本都是喜剧或者轻松类题材,
第一部电影叫《夜店》,小成本喜剧电影,偏群像,他适合的角色是何三水,一个买了彩票却没了悲催的中年男,被迫成为打劫犯。
第二部电影叫《只剩三十天》,繁星编剧原创电影,说的一个窝囊保安,被误诊只剩下30天日子。
命不久矣,保安决定尽情享乐,还把欺负自己的人全部怼了回去,结果意外卷入一个犯罪案件当中,引发一系列笑料。
第三部电影叫《开心家族》,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喜剧电影,相反结尾非常催泪,前面笑得多开心,后面就有多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