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夏,五月,随着公孙珣突袭白马得手,成功抢渡大河,早已经酝酿许久的战争以一种大部分人都能预想到意外方式拉开帷幕。
五月间,曹操先派遣夏侯渊率骑兵五千北出陈留,入东郡,试图救援,旋即又因为听说公孙珣亲自渡河屯于白马,便立即调度主力亲自北上,一面与公孙珣对峙,一面匆匆调集身后各州郡兵马,并催促刘表、刘备迅速支援。
话说,公孙珣与曹操,也就是中原与河北地段的天然分界自然是黄河,而黄河从洛阳三津往东,到泰山地区为止,这年头主要有五个大规模渡口可通大军。
自西向东,分别是酸枣城北面的延津、白马城北面的白马津、濮阳坚城自带的渡口、秦亭侧的渡口、苍亭侧的渡口。
其中,苍亭一开始就在公孙珣手中,但他并没有从苍亭渡河,也没有从受到遮蔽和保护的洛阳三津大规模渡河,屯集个十万大军后再引大军出洛,反而是突袭白马,并亲自引邺下、魏郡混编的两万余兵马前突屯驻在了白马城。
这种前突的攻击方式,固然是出人意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陷入到曹军早有准备的防御链陷围中却也是理所当然。
事实上,为了监视黄河和钳制白马,夏侯渊见到公孙珣的白马旗后,立即主动引五千骑兵进入到了白马西侧的酸枣胙城-延津一带,并就地下令东郡、陈留等地的郡卒、屯兵们向白马身前的燕县、瓦城、匡城、蒲城、长垣等各城聚集,以形成防御链,再加上乐进本身早就引八千本地兵马屯驻在白马东侧的坚城、大城、要地濮阳,这个时候的公孙珣身前其实已经有一个完整、坚固且具有纵深的防御链存在了,只是兵力明显不足而已。
而等到五月中旬曹操亲自引三万主力来到这条临时防线身后的平丘接管大局以后,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珣已经算是一面背水,三面被围了。
而且,兵力上似乎也陷入到了相对劣势——在陈留北部、东郡西部,也就河北、中原、旧司隶三地在黄河南岸的交界地区内,曹操屯集了近五万战兵、辅兵、民夫之流,三十万大军的六分之一已经到位,相对应的公孙珣依旧是那两万多邺下、魏郡混编兵马。
但是,曹操也好,两翼的夏侯渊、乐进也罢,根本没有动手的意思,反而格外紧张。
因为他们很清楚,只看中原东段这个局部战场,他们固然是有绝对战略优势,固然是形成了完整到令人惊喜的包围圈,但如果将战场范围扩大,实际上夏侯渊更西面的司州境内,程普必然有重兵藏在虎牢关后!
骑兵迅速,洛阳旧道与黄河水道,宽阔如斯,真要是动手,指不定谁比谁快呢!
非只如此,苍亭、白马津、洛阳三津全在公孙珣手中,河北的大军聚集到什么份上,目前处于什么位置,两眼一抹黑,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兵会从这三个地方冒出来——换言之,表面上和局部上是公孙珣被困在白马,但实际上却是双方沿着黄河南岸犬牙交错,而如果放大到整个黄河流域,更是曹操所控制的兖州北部地区,陷入到河北、青州、司州的三面包围困境中。
这个时候,曹孟德怎么敢乱动?
中原腹地,城池有的是,而且他也没指望能在黄河渡口上堵住对方,反而是兵力才是最关键的决战筹码。
败了没问题,丢了城没问题,战略后撤也没问题,但是一定要确保手中握有足够的兵力,以作决战之用——公孙珣可以博,可以耗,甚至可以置换兵力,他曹操却不行。
当然了,公孙珣也没有脑子犯抽拿手上这两万多人去碰身前密密麻麻的城池防线,他同样也在调兵遣将,一面静候身后大军出白马津汇集于河南,一面窥伺战机!
于是乎,白马之战后,陈留、东郡陷入到了长达二十余天的诡异对峙中,殊无战事,反而是兖州东部地区忽然间爆发了剧烈战斗!
公孙珣和曹操这几年一直有所摩擦,但主要就是集中在兖州东部地区……原因很简单,一来嘛,其余地方不是有大河这种天然边界,就是洛阳周边这样的典型关卡式分界,只有兖州东部方便用兵;而二来嘛,乃是因为这个地区双方主要将领分别是夏侯惇与关羽。
关羽总督青州,军政并用,其人性格刚傲,历来主战,所以一直都在进取,邺下也一直放任他,俨然是希望他能在大战前控制住整个边界上的所有形胜之地;而夏侯惇作为曹操最信任,也是荀彧进入阵营前的曹营实质性二号人物,其人理所当然的被任命为东兖、北豫一带的大都督,以备关羽……
然而有意思的事情是,多年以来,关云长虽然一直都在占便宜……其人不但渐渐控制了几乎八成以上的泰山郡,而且成功侵入鲁国北部,算得上十战九胜,基本上是压着夏侯惇打……但却始终难有战略性的突破。
换言之,从战略角度而言,夏侯惇完全防住了关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