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一句室温超导,能把叶方明卡崩溃。
在超导行业,曾经的三大主流分别是铜氧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和硼化镁超导体。
而在某位行业大佬提出石墨烯超导概念后,业界也才意识到石墨烯在超导行业的应用。
严格来说,石墨烯属于二维材料,根据米国三年前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表明,在合适条件下,将一片石墨烯放在另一片石墨烯上,并将两层石墨烯偏转到一个特定的角度,就会发生神奇的超导效应。
这个特定的角度,被他们取了一个名字【魔角】
这个特定的角度,究竟是多少?如何才能达到?
在国内外,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石墨烯是二维材料,那既然它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其他的二维材料理应上也是能够做到的吧?
比如氮化硼,二硫化钼等等材料。
只可惜,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回答叶方明的问题。
他观察着石墨烯的材料模型,脑内繁杂的思绪如同一大团毛线球,乱的找不出线头。
启在实验室里跳来跳去,将实验室内的器械当做它的跑酷场地,四处横冲直撞,发出阵阵吵闹的声音。
叶方明不耐烦的转着椅子,眉头皱起。
脑内思绪的毛线团,仿佛被某只猫当成了玩具,不停的扯来扯去,更加让人难以琢磨了。
“到底该怎么做呢?”
他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启说了一嘴。
叶方明呵呵一笑,“我还脑洞不够,平行世界呢。”
“你是不是在阴阳怪气?”
“你多想了,我是直言不讳。”
启:“……”呵。
臭小子一个,它再也不多嘴了。
它倒要看看,叶方明能卡多久?
一连整整两个月,叶方明蹲在实验室里苦思冥想,打破了他蓬头垢面的最长记录,等到终于想起来休息时,他给宁溪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却没聊两句,就被宁溪挂断了电话。
【一条小溪:抱歉,你看起来有点脏兮兮的。】
叶方明:“……”
他受够这b日子了。
每天待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逢人就问他研究进展如何,实际上屁结果都没有,回答了他们还要接受旁人同情的目光【真辛苦呐,不过他这么厉害怎么一点成果都没有?】
叶方明绷不住了!
“早就告诉你了,搞研究第一步是修心。”
“别说了,我真的要疯了。”
这日子,根本看不到头。
“鬼知道角度是多少?!转了几千遍了,根本没有效果,电阻变化比你还调皮。”
启翻了一个白眼,“别拉踩,我就直说了,就是1.1度,你自己慢慢琢磨去吧。”
它都快被这神经兮兮的臭小子整烦了,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了他。
叶方明愣在原整整五分钟,然后僵硬的转过身,同手同脚的站在实验室的中央,抬头仰望头顶的灯光。
情不自禁的感慨道,“启,你没骗我吧?”
启:“……没骗你。”
它怎么感觉叶方明真的有点疯了。
“告诉宁溪,如果我研究不出来魔角,那我此生此世再也不和她相见。”
这是叶方明能想到最歹毒的誓言了。
“就这?”
“我就直接速通人生,下辈子再和她见面,你觉得切腹自尽的死法如何?”
“……你小子还真是歹毒至极。”
以叶方明的性格,绝对不是自己自杀,肯定要带着宁溪一起去死。
感情他是要赌上两个人的姓名。
未免也太沉重了吧?!
有了启的数据支持,叶方明很快就将两层石墨烯扭转到了魔角的角度。
“如果按照较大的角度堆叠,两层石墨烯通常是分别独立的。
可如果以较小的角度堆叠,未对齐的两个晶格却可以形成“超晶格”结构,使电子实现层间移动……
由此,电子行为被超晶格的结构彻底改变,通过减慢电子速度并调整相互作用方式,改变材料的电子特性。”
这是原理。
在实验中,叶方明算是搞明白了自己之前那么多次的实验为什么总是失败了。
按照常规的思模式来思考,寻找魔角完全可以使用穷举法,反正一共就三百六十度,大不了慢慢排除。
叶方明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他也曾经实验过1.1度,但这个答案很快被他排除了。
因为完全不符合超导性的性质。
现在,他明白自己之前为什么失败了。
是因为石墨烯太敏感了。
如此狭小的角度内,本身就需要极其细微的操作,同时,扭转角度的石墨烯结构与石墨非常接近,一点点的环境变化都会让石墨烯层的结构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
扭转石墨烯层的系统非常精密,即便是制造电极的材料都会干扰实验结果。
如果没有特意关注,非常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