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包括士匄自己在内,没有人知道他多活了六年。
范王薨逝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君王没了的范国人,公族当然悲戚,贵族则是更加心中惶惶,对普通人的影响其实也就那样。
按照惯例,范鞅接手了范国一应的事务,第一件做的事情是派人广布四方,包括周天子以及列国之君,还有率军逼近“新郑”郊外的敌对一方。
随后,“新郑”满城布白,公族的女眷赶紧到宫城之外哭丧,男子则是入宫一一参见守灵的范鞅,以这种姿态表示效忠王位继承人。
原本在“密”统兵与郑军作战的韩起紧急赶到“新郑”,他们过来时并没有遭到袭击,倒是“密”那边的战事并没有停下。
另外,得知士匄薨逝的楚王招没有攻打“新郑”,楚军留下约六万在“新郑”城外,其余的楚军以及其盟军四散袭击范国的其它城邑去了。
在中间,知道士匄薨逝消息的宋君提议退兵,理由是“国有丧而不伐”,遭到了楚国令尹公子午的极力反对。
公子午讲了很多的道理,主要提醒众人时代已经改变,进入到大争之世没有那么多讲究,再则楚国也不是周天子体系下的国家,没有遵守周王室礼乐的义务。
那么也就是说,不但楚国要继续攻打郑国,连带要求宋国等等小弟也不能退兵。
吕武并没有插手士匄的丧礼,插手了才是一种怪事。
士匄的亲儿子那么多,公子范鞅也在“新郑”,怎么轮都轮不到外人去给士匄操办丧事。
同时,汉军这边没有给士匄披麻戴孝,有也是营盘中多了一些悬挂的白布条,多余的衣着穿戴则是一点都没有。
如果吕武和士匄还是同为晋国的“卿”,大家伙肯定是要“披白”,不再为同僚为前提,有各自的国家,即便是有点沾亲带故,披麻那是不用披麻,戴孝也就是吕武手臂缠上白布条而已。
“事已至此,如之奈何?”韩起来不及洗去风尘,得知韩无忌和荀家都在吕武这边,立刻赶来了。
战争已经爆发,以楚国为首的联军也逼到了“新郑”郊外,看楚国摆出来的架势,明显没有罢战的意愿。
范国遭遇国丧,有没有举国哀痛有点不好说,内部出现不稳则是一定的事情。
现在就看范鞅能不能控制住局面,最好是让范国进入到化悲伤为力量的阶段,要不然多种矛盾一起爆发,不但范国要完蛋,前来支援的汉军、韩军和荀军一定会被坑了。
“楚王遣人而来,言之停战七日,届时再启大战。”吕武说道。
这么说,楚国也不是完全不要脸,至少还主动提出停战七天。
现在有“头七”的习俗吗?有点不好说。
以吕武自己的所闻所见,当前的殡葬习俗跟日后还是存在区别,反正没有“头七”这个说法。
而后世的很多习俗,实际上是到有明一朝才完善起来。到了有明一朝,也是各种话本最为盛行的时代,连带宗教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改良。
到后世,很多习俗其实就是用的明代小说来做范本,很多历史人物也被“封神”,其中包括关二爷。
韩起说道:“我来时,见闻敌军攻伐‘邑’、‘邦’。此便是楚王所言停战?”
要不还能怎么地?
人家楚王熊招不立刻展开对“新郑”的进攻,某种程度上就是给了面子,趁范国处在国丧群龙无首的阶段大肆攻城掠地,真的是联军的好机会呀。
荀家说道:“范危矣!”
老王死了,新王能不能扛得起重担?
之前,范国就已经无力抽调大军对敌,轮到范鞅来做范国的主,短时间内能不能理清政务,无疑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若招柯裘归国?”荀家问道。
吕武就看向了荀家,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大约是两年前,士匄用了计谋将彘裘驱离,使得有内乱之忧的范国重新稳定下来。
士匄有嫡子范鞅能接大位,哪怕是范鞅年轻一些,使得所有人不是那么看好范鞅有能力处理当前危局,也好过彘裘回来吧?
到时候彘裘归国,能够帮的忙也就那样,一旦使坏的话,是怕范国还不够糟糕吗?
吕武心想:“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安插彘裘在范国当棋子?”
韩起的表情也不好看,几乎是跟吕武想到一块去了。
几个人还想着要帮范国出招,有范氏的公族封主过来邀请,说是范鞅请各位叔伯入宫商谈大事。
当前范鞅并没有登基,依然是以公子的身份示人。
按照习俗,范鞅要等三个月后,也就是诸侯丧礼最短可用三月,一来是让周天子那边进行完该有的手续,再则也是邀请诸侯观礼,到时候再举行登基仪式。
吕武走在众人最前面,一路上肯定是要对范鞅邀请入宫进行猜测。
如果吕武没想错的话,估计范鞅已经顾不上一些礼法,不等丧期结束就要继位了。
理由还是明摆在台面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