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哥没管这茬子事儿,反正以田换股换不换都不妨碍他苟。
问题是他让大父无比上心,见天的找他商量。
运动内裤已经悄悄的在宫内被推广了,包括结纽的方式和更加吸湿的炭包。
他让大父身上没味儿了,其他宦官身上也没尿骚味儿了。
庚哥的鼻子彻底得到了拯救。
为了遮最后那点尿骚味儿,宦官还折腾调配出来一些男人专用的花粉香。
香味很淡,不像之前那样为了遮太浓的尿骚味拼了命的用,跟尿骚味儿一混合更熏鼻子。
这特么都香水儿雏形了,庚哥有心发展一下,所以大概询问了下。
张让在这个小孙孙皇帝面前也放得开了,跟他说是高望捣鼓出来的。
高望是尚药监的头儿,也是传说中十常侍的一员,其实没做到过中常侍。
一直就是个小黄门。
别小看小黄门,所谓小黄门就是黄门侍郎之下职位最高的宦官了。
黄门侍郎初看只是个郎官,但却可以代传诏令.
实权很大的,俗称大黄门。
如今的大黄门就是陈亥。
大黄门之下就是小黄门,俸禄跟大黄门一样是六百石。
下头还有个中黄门,但这个职位就低了。
他们的首领中黄门冗从仆射才和小黄门一级,领六百石。
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大、小、中。
这顺序有点怪,你当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理解就行了,反正中是最小的。
高望一直监管尚药监,对中药材之类的那是无比精熟,庚哥还以为除了毕岚宋典自己又捞到宝了。
结果一问仔细,庚哥作了罢。
太恶心了有点。
张让说高望从前就发现一种药材,和尿骚味儿混合之后能发出清香。
但那时候他们量大,也没办法老换,所以没法儿用。
现在有了方便更换的炭包,高望就用那种药材磨成粉掺在炭粉中间,所以才产生他们身上这种好闻的香味。
合着是宦官专用,还得是漏尿的那种,普通人要用还得先撒泡尿混合了弄身上。
加上想起来香水要用酒精,但酒得用粮食酿。
在这个到处都有人饿死的年代,搞蒸馏酒简直是犯罪,所以庚哥放弃了折腾出香水的想法。
都是借口,说到底也就是懒加嫌烦。
咸鱼只看有没有现成便宜,不够现成连手指甲盖儿都懒得动一下。
这次张让在河东郡玩儿得很大。
但不关庚哥的事儿,庚哥也就在自家让大父来汇报的时候,顺嘴给了点坏主意。
主要放在瓷器这边。
原本寄以厚望的书局利润,跟这个比简直不值一提。
新书没那么多,为了照顾底层寒族张让又不肯给书定价太高。
所以虽然书局已经开到了每个县,但实际上却成为某种慈善免费公共图书馆。
河东郡书局开到县是因为张让了解到有寒门学子揣着一袋子冷饭团,步行好几天来京师周庙外的书局看书。
晚上就在书局外的屋檐下缩成一团睡。
一直到抄完身上早削好的竹简木简,再回去准备一批,再来一趟。
摊子一下子铺开太大。
所以虽然大小士绅都免不了到书局买一套纸版书籍传家,但书局还是没什么利润。
甚至还亏,直到张让想到了让书局兼营卖纸张。
还在庚哥的提醒下玩儿起了装裱。
在周庙周孔孟三位背后分别挂上了巨大的“圣”、“纲”、“仁”三个大字。
这样书局才在兼顾慈善事业的前提下扭亏为盈。
各地世家豪族在自己的堂中挂字挂画蔚然成风。
裁剪成书册模样的空白练习簿也一时畅销。
竹简造成的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依旧存在,但已经有人开始在考虑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了。
原先是一片一片写完穿上竹简的,但换成纸张从右到左书写,不是左撇子就很容易搞脏衣服和手了。
不管怎么说,书局勉强盈利。
但要说很挣钱,在没有持续不断的大量新书供应之前不太现实。
所以在河东郡搞以田换股,张让主要打的是瓷器的主意。
他直接搬了两座瓷窑到河东郡。
瓷窑的窑工瓷匠们原本是想把手艺传家的。
这样只要朝廷想烧瓷器,就得用他们家的子孙。
士人们家族传承土地名声与学识,商贾传钱财,他们匠户就只能传承独门手艺。
但庚哥哪里会给他们这种机会,老早就提了标准化流程。
领会深意的毕岚也是搞熟了弩枪流水线的,直接让小宦官详细记载烧瓷器的每一步做法。
你要搞什么不传之秘?
直接吊起来打,打到说出实情为止。
而且当初请瓷工窑匠都存着这样的心思,没只请一个,都是熟手师傅请过来十来个。
一群人吊起来打,总有肯吐露实情的。
谁先说谁就得封赏升官负责管其他人。
一直不说就吓唬他们要满门抄斩。
你不是要宜子孙么,劳资就让你绝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