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分析,里昂在脑海中,对泰安城的设定,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对于具体行动的某些关键点,也越明确了。
“我军有对讲机,只要不进山里,并且不出三公里的范围,那么就能保证联系可以没有通行无阻。我准备派出足量的侦察骑兵,先对泰安周围的地形环境,尤其是泰安的西部地区,展开详尽的侦查。在侦察骑兵之后,再派出五支行动部队,每支行动部队安排一千士兵,执行清剿任务。而且,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要与侦察骑兵保持紧密联系。”里昂一边看地图,一边安排任务,“同时,这五支清剿部队,每两个部队之间的相距间隔不能太远,相互之间必须保证能及时支援彼此。这样做的话,一旦其中一支部队,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那么其余部队也能非常快地展开支援行动,并且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在里昂做出了行动安排之后,一直站在他身旁,认真听取行动指令的王开威参谋官,在审慎地想了想之后,提出了一个补充建议,道:“司令,我建议部队清剿,人数在一百以上的青壮团伙。”
王开威,是里昂极为欣赏的一位参谋官,他最为出众的,就是他的冷静和精准的判断力,他做出的很多决策,所以,在众多下属军官中,里昂对王开威,一直有着很高的信任度。
因此,王开威提出了这个补充点,让里昂瞬间停止号施令,陷入认真的思索中。
但不是所有参谋官,都是和王开威一样的看法。兴许是看到里昂陷入沉思,似乎是在考虑王开威的建议,甚至真的准备接受这建议,要去剿灭人数达到一百人次的团伙,对此有不同看法的另一名参谋官,马上提出了异议:“不可!这样的判断依据太过于笼统,要是误杀平民,那可怎么办?眼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争取人心,如果兴华军做出了滥杀无辜的事情,恐怕会让好不容易尝试接受兴华帝国为统治者的夏国老百姓们,瞬间丧失对帝国的信心。”
这样的担忧,倒也不是杞人忧天,里昂闻言,当即点点头,表示理解。事实上,这个做法,的确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兴华军刚刚取得对泰安县城的掌控权,在这段政权还未稳固的阶段,兴华军的任何一个大的错误,都有可能会导致民心不服,甚至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引意图推翻兴华帝国统治的民间暴乱。
还没等里昂说什么,王开威倒是已经一脸严肃地,开始解释自己的判断,道:“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无须过分担心。夏军在阳城以西地区,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说明泰安城以西,几无平民,至少是不会留下多少身强力壮、甚至具备战斗力的青壮年。所以,就算这些地区还有民众留下,恐怕也只是花梨镇的一般老弱妇孺。正因如此,我们是可以大胆地推测,如果有一百人以上的平民聚集成群,而且还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的话,这些人,就不可能会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如果他们不是夏军士兵假扮的人,那就只会是不听夏国号令的山贼。对付这些人物,我们再怎么剿灭,也不为过!”
王开威的话,字字句句,都有理有据,让原本不认同他的建议的人,也变得无话可说。
两方的观点,各有道理,但是立场不同,自然结论不同。里昂见气氛有些不妙,便适时地开口化解尴尬,说道:“王开威的推测,不无道理,可以作为清剿部队的判断准则,只是,正如大家的担忧,为了提高清剿行动的准确性,在王开威的建议上补充一点,也就是要将判断的标准再提高一些,全军补充一条,可以不经过请示,剿灭二百人的武装团伙。”
里昂虽然是都接受了双方的意见,但其实也没有特意倾向于任何一方的见解。里昂很清楚,作为一个领导者,虽然应该鼓励下属军官,多提出一些有利于行动的观点说意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公道平和的判断,才能防止在参谋军官中出现内讧的迹象。
里昂的处理方式是成熟的,成功化解了两人本就没有必要出现的尴尬氛围,同时也对这个清剿行动,给出了更好的指引。
这个行动指令的安排完成之后,王开威当着众人的面,再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司令,我们在清剿敌人小部队的时候,应该派一支军队,威胁阳城。”
王开威的话,又再度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暂时还没有其他参谋官提出异议。
面对众人似乎明白又似乎疑惑的神色,王开威顿了顿,继续说道:“阳城是夏军的重要补给城市,所以,在阳城里,必定会存储着大量的物资,也就是说,阳城对于夏国而言,是个很重要的据点。可以断定,此时此刻,隐藏在泰安县附近,对我们兴华军存在威胁的夏军,他们的补给,大多数应该就是来自阳城。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同时把阳城列入行动目标,分出部分军力威胁住阳城,那就等于对夏军起到了一个关键的掣肘作用。受我军控制的阳城,自然就自顾不暇,更不可能顺利地保持住对夏军输送补给,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夏军失去了阳城这个重要的补给渠道,必定就不可能持久地围困住泰安城,不可能持久地活动在泰安城附近,恐怕也就不得不撤军,这还能让我军不战而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