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过后,阳城的夏国守军,彻底溃散了!
只见阳城之内,一片狼藉,鸡飞狗跳,混乱无序,甚至人畜四散逃亡!不仅仅是夏国士兵,就连平民百姓,也被吓得四处乱窜。
战局至此,形势已经大定。
魏英才见此情况,对军队下达镇压令,并且要求士兵将命令传开:
首先,任何反抗与阻拦兴华军的个人与组织,尤其是负隅顽抗或抵死不从的,不管其原因,一律当场消灭;其次,向阳城全城居民,颁布三条战时法令,要求阳城城内的人严格遵守。
而这三条战时法令分别是:一、任何反抗与阻拦兴华军的人,杀无赦;二、放下武器,主动跪地投降的夏军官兵不杀;三、城中平民百姓,若想保住自身安全则不得离开家,否则违者后果自负。
很快,兴华军全面进驻,掌控了阳城里里外外。而在兴华军入城后的半个小时之内,这三条战时法令,就始终在三辆步兵战车的喇叭上,不停地循环播放。
随着这三条法令的反复颁布了一轮之后,紧接着就是兴华军残酷无比的镇压行动。正所谓先礼后兵,既然法令已经颁布,如果仍有任何人或组织胆敢作出忤逆之举,自然只能归为叛乱之徒,依照法令严加惩处了。
事实上,易星辰以及众位兴华军军官,其实就没有人会期待,阳城的居民会有可能欢迎他们的存在。毕竟,在阳城的老百姓眼中,他们这些兴华军人,是入侵者!是破坏他们家园和生活的罪魁祸首!
更何况,其实不仅仅是今天这一场战事,自从兴华帝国入侵帝国之后,在云州,阳城一直就是抵抗兴华军的前沿城市,关于兴华军的侵略传闻,这里的百姓是知之最多的,受到兴华军入侵影响,也是最大的。
而且,在阳城这里,还有不少在以前的战事中沦为难民的其他城池的老百姓,他们何尝不是在心中早已有对兴华军的怨恨之情?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一般的寻常老百姓一日之间全心臣服,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易星辰他们从一开始,就打定了注意,也做好了抵御城中顽抗的应对准备。一旦开始
扫荡行动,就必须严令严法执行,只要阳城内,任何一个人有抵抗的表现,甚至是证明其有反抗的苗头,兴华军就要毫不犹豫地镇压,消灭一切敌对势力。
对兴华军来说,战争是已经结束,但真正的难题也是这时候才开始。毕竟,攻下城池容易,但收复民心才难。
考虑到扫荡行动一旦展开,必然会引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动乱,同时也为了防止阳城外面的夏军还有死心不喜的可能而发扑偷袭,魏英才特地留下三千精锐兴华士兵,专门负责保护易星辰。而其余的上万兴华士兵,则继续在各位军官的率领下,在阳城之内展开严格搜查,仔细盘问所有人和地方,正式开始扫荡行动。
兴华扫荡军首先开始针对在阳城中的夏军残余。
但兴许正是因为易星辰他们,刻意留下一个城门,任由部分夏军士兵逃跑,并且对兴华军下令穷寇莫追,除非是夏军仍集结逗留城中试图反扑,否则,如果夏军已经撤出了阳城,兴华军则不必紧加追杀。
因此,夏军在战败后成功迅速撤离,残留在城中的夏军士兵为数不多,且多是无法撤走,或是已经无心恋战,想着投降了事的,因此,这小部分夏军士兵的抵抗,自然并不坚决。
正因如此,随着最强硬的夏军将士,最后也都被兴华军消灭之后,兴华军扫荡大军很快就控制住了城中的残余夏军士兵。
“我等投降!”
“饶命!”
“丢掉武器,双手抱头,排成一排,到城外集中。”
“靠墙!不准动!”
一时间,阳城当中到处可以听到夏军士兵的求饶声,以及兴华士兵的命令。
但阳城终究是一座格局不小的城池,随着兴华军的动作推进,只要是所到之处,基本可见夏军残兵的投降服软,但还没抵达的地方,却仍不乏另一番景象。以至于很快,阳城呈现出两个极端的场景。
一边是,夏军士兵不敢逃跑,或者反而是更加担心自己投降不够快,触怒了兴华军军官,而导致小命不保。甚至于,在兴华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路过的地方,可见不少夏军降军士兵竟然还自发地当即跪地,以表示投降不战的态度;
然而,另一边,却竟然有些夏军士兵,为了之后的逃亡,而正在哄抢阳城大户的财物!有些阳城大户混乱之际为保小命,也就不管不顾那些身外之物;但有些大户则是不甘心一些被乱军抢夺家财而试图反抗,只不过,这些稍有反抗的大户,往往还会被这些抢夺财物的夏军士兵当场杀死。
阳城守军的军心没了,民心也在逐渐消失。
尽管兴华军因为规模不足以一下子全面掌控阳城的秩序,但它的莫大威势,总算是让阳城的局势在逐步得到平稳。
有见及此,魏英才有了一个想法,限于兴华军的规模小,阳城太大,人口太多,兴华军还不能完全平定城中的乱象,他想要先行招揽一部分夏军,仿照西关城治安部队,成立阳城治安部队,协助兴华军维持治安与市场秩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