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几乎是内阁首辅的人入狱了,
而另一个被称为最有前途的官员则要辞官!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朝堂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以至于一直到了朝会结束之后,众人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王游知道会有很多人找自己细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避免被围,还是提前一步移开大殿……
可终究还是没躲过周正等人的跟随。
如果自己不向对方说明,王游相信他也会跟昨天杨邢一样追到自己家里,于是干脆就跟对方简单说了自己的情况。
一个人要当官会有无数种理由,但一个人要辞官的话,就简单多了。
功名利禄在一瞬间能够被看得淡漠。
那一定是遇到了更大的打击!
因此王游回答的都很简单,就是那句:累了,而且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法胜任兵部尚书一职。
“王大人可是因为令公的事情大失所望?其实这件事我在这十几年前也有察觉……可当时毕竟有曹太傅在,朝廷内外被明镜司盯得很紧,大部分官员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出错了不敢施展才能,是当时令公稳住了朝会才让大家安心。”
其实,无论哪一代都会遇到问题。
当初没有张子真,太史仲最大的政敌就是曹太傅。
面对曾经连先帝都要尊称师长的曹太傅,太史仲没有任何胜算。
那时候周正就在想太史仲如何稳固朝会……
但后来他果然发展出了一帮愿意跟着他的大臣。
在那时候周正就有所怀疑,特别是自己的前一任……也就是刚刚退去的吏部尚书石振南。
对方就非常支持太史仲,甚至支持得有点过头了。
当然,其中的原因在后来周正也知道了,那便是太史仲非常支持吏部的官员奖惩制度。
也就是为官员们按时按季发放奖励。
大周朝已经数百年……
那些在籍的官员以及还没有获得官职,可已经有了功名在身的举人都需要朝廷供养。
每年的开支非常大,
而太史仲的帮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所以那时候才能得到石尚书全力支持!
周正并非没有怀疑过这些钱的来路,
只不过作为同样的‘受益者’,这种事情便不会声张。
一直到今天朝会上,才真正解开了困扰多年的谜题。
相比太史仲,张子真则是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扩充国库,两人之间必定会爆发矛盾,而这次不过是决出了新的胜负而已。
周正看向王游,
心想着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让王游心底里产生了厌恶。
毕竟……
他真的很年轻。
自己也是过来人嘛!
青春年少鲜衣怒马,什么时候向权势低过头。
可真正过了而立之年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有些东西并非自己‘愿意’就能够有所改变。
“我意已决,周大人就不必再劝了。”
王游知道所有人都觉得是自己年轻了,没法理解这官场的暗面。
只要经历多了,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能理解!
他们想,就任他们想吧。
周正眼看劝说不了王游,当下只能长吁短叹。
“若此后遇到难处,王大人可差人来办。”最终还是给王游留下一句话。
算是一丝提点吧。
只有到了真正认清现实的时候,或许就会低头了,也算正式成熟了。
“多谢!”
王游回了一句。
转身,继续走向皇城外。
最后这一段路,便没有人再追着问了。
耳旁突然清静了不少。
年轻……
或许吧。
即便王游两世为人,即便看了无数的剧本,等到真正走上人生剧场的时候,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演绎。
王游不是没想过利用自己千百年后的知识来处理朝事,
就跟那些小说故事一样。
可以试着制造枪炮,可以试着远洋海外。
天下有法可依,百姓丰衣足食。
可这一切……真的能做到吗?
帝王会相信自己么,那些最高位的大臣能够配合自己么,又或者那些办事的人对自己的想法真的会全力以赴么。
自己最终会不会也是第二个太史仲,甚至都到不了曹征的地步!
没人能答。
认清,
到底是认清,还是低头?
随着走出皇城,转角变化。
原先在侧边的影子来到了面前,正了一下官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之后的几日王游便不再去朝会,并且将最后一封奏书递到了皇帝手上。
内容大致跟前面两封一样,将临海镇的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
境内出现了敌袭那必定是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没有把守好。
给辞官一个借口吧。
至于真正的原因想必他们猜的更多……
王游对能不能顺利辞官开始也没有信心,可到了大殿上之后才明白先前冉展说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