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获得了足够强大的政治权力之后,他也就需要通过对原本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秦始皇统治时期所留下来的政治制度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这其中就必然是需要涉及到对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官员制度的一些了解了。
秦国的政治体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灭六国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历史上称为秦朝。秦朝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它与之前的秦国制度有所不同,也为后世历朝沿袭,其监察制度与九卿制度甚至延续到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
秦朝的官员体制一共分成许多个等级:
1.皇帝级:皇帝。
2.公级:公设丞相(相邦,中丞相,左丞相,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掌管下属各郡。
3.卿级:卿设九卿(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中尉。
4.郡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郡监御史,郡守掌管下属各县道,县为直辖区,道为自治区。
5.县道级:县设县令,县丞,县尉(首都县四人,大县二人,小县一人),县令掌管下属各乡。
6.乡级:乡有秩(掌管大乡)乡啬夫(掌管小乡),乡佐,乡游徼,乡三老,乡卒,乡有秩乡啬夫掌管下属各亭。
7.亭级: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佐,亭侯,求盗,亭父,亭卒,亭长掌管下属各里。
8.里级: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正,父老,杜宰,里监门,里卒,里正掌管下属各什伍。
9.什伍级:什长,伍长,什长掌管下属十家,伍长掌管下属五家,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
大抵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十什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十乡为一县,十县为一郡,郡县乡亭里什伍,皇权下县,直抵每家每户。
秦朝中央官制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强大的君权以及对旧公族的特权的不断削弱,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后,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组成的中央政府,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
太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太尉在战国时期的晋、赵等国也有设置,职掌相类。秦朝的太尉职务与汉朝的太尉相当,但不列于三公,地位较低,与卿相若。
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与战国时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国的御史专掌纠察百官,是中国古代专门监察官制度的发端。
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为大夫之副;一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
项羽此时其实并没有任命名义上的丞相,本来在项羽看来能够胜任丞相这个职务的人还是有的,比如说张良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人选,但是总的来说张良尽管功绩是有,但是整体的阅历毕竟还有些浅,另外一个人选则是陈平,陈平之前并没有跟随项羽一起去征伐西域以及匈奴,但是陈平在他的任期之上却拥有着极其出色的个人表现。
历史上的陈平当然也是一个极其厉害的谋臣,只不过相比于张良来说,陈平的个人实力有的时候的的确确是有些被严重低估了的,他这个人为人处世也比较低调,不过让项羽认识到陈平有多么厉害的人却是张良,项羽自己其实对于政务的了解还是不怎么足的,而张良也跟随在项羽身边一同去征伐西域和匈奴去了,因此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边张良也是没有机会去处理政务的。
当项羽和张良回来之后,张良对于陈平所做到的事情那真的是大加赞赏,此时项羽也感到十分的好奇,因为毕竟张良也算是一个眼界很宽,要求也相当严格的人了,如果就连他对于陈平有那么高的评价的话,那么多半是不会有假的。
在项羽看来张良和陈平都是丞相的合适人选,但是他一直不立丞相也有他自己的更加深沉次的考虑在其中,一方面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一步的观察张良与陈平究竟谁更适合这个职位,当然他也并不是没有想过设立左右两个丞相,但他觉得丞相这个位置是一个权力极大的位置,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个位置,所以多花一些时间去多做一些考察绝对不是一件坏事情。
至于九卿,九卿仰丞相政令,分掌国事。九卿之属有负责宗庙祭祀礼仪的如奉常,有负责国家刑法的如廷尉。九卿执掌各寺,统御诸事,由于先秦时期官职分化并不清晰,致使许多现在看来无用的官职在当时也是拥有极高的地位。
其中九卿具体为:
一、奉常
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九卿皆同)。属官有负责宫廷音乐的太乐;负责太庙祭祀事务的太祝;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太宰(与周朝的太宰不同);负责管理巫医的太医;负责观察天时星象、兼皇家史官的太史;负责应皇帝诏命进行卜筮太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