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齐下洞庭
转眼一个月过去。
襄阳,鹿门山
山中有一座鹿门寺,山以寺名,称作鹿门山。
山下不远既是汉江,沿着江口两岸,大大小小的村落,集市应运而生,好不热闹。
一年到头,南北的水运没少经此而过,十分繁华。
李太白与高达夫下了船,又租了一辆马车,花了一个时辰到山脚下。
二人并行于山道,一路上林间影影幢幢,大片的绿茵如薄纱笼罩山川,清泉流水啼鸣其中。
高达夫赞不绝口,轻笑道:“太白兄的好友,这眼光确实独到。我本以为孟渚泽已是天下独绝,没想到还有这鹿门山在伯仲间。”
“对了,还没问这位贤人的名讳?”
李太白见他终于问到点上了,这才开口:“我这好友姓孟,至于本名我也不知,你喊他孟山人就好。他的田园诗词相当不错,有空高兄可以鉴赏一二。”
这还是高达夫第一次在李太白口中听到对诗词的夸赞,心中顿时生出了几分兴趣。
有意思!
……
半个时辰之后。
鹿门山的一处小舍。
李太白手里握着平日他精心保养的剑,正在竹林里砍竹子。
高达夫坐在小马扎上,用斧头劈柴。
在他身旁,一个三十出头的农夫,正对着一口土锅操持,馥郁的香气飘然而出,氤氲成云雾,给这静谧的山水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高达夫深吸了一口香气,满脸期待:“孟兄,你这厨艺是真的好。”
“高兄你过奖了。”孟山人熟练地翻锅,浅笑答道:“所谓熟能生巧,孟某幽居这林中,也就学会了一些农事。说到底,不过是个仕途失意的可怜人罢了。”
“孟兄要这么说的,我这可真的汗颜了。”
“哈哈哈,高兄是个趣人。”
二人闲谈之际,李太白背着一筐整齐的竹筒回来。
他放在孟山人面前,懒洋洋道:“孟兄,竹子我可是带回来,你那竹筒饭,可千万别让我失望,不然我可不走了。”
“哦?”孟山人对李太白的“威胁”毫不在意。
他做了一个轻便的手势,淡淡道:“太白兄如果住得惯,孟某下半辈子养着你都行。”
李太白从善如流:“这还是算了,不劳烦孟兄。”
开什么玩笑。
要让他在林间隐居一阵子还成,如果真的住一辈子,李太白觉得自己真该疯了。
……
黄昏时,炊烟袅袅升起。
屋前阡陌交错,鸡犬相闻。
屋子里。
李太白抱着一块竹筒,津津有味地吃着里面的黄米饭,满嘴流油。
高达夫和孟山人见他这样,顿时有种忍俊不禁的感觉。
又过了一会。
孟山人取来珍藏的两坛酒递给面前这二人,又给自己上了一壶茶,这才问道。
“还忘了李兄今日来是作甚,总不能是吃饭吧?”
闻言,李太白灌了一口酒,这才摆摆手:“本来是有事想和孟兄商量的,但是经过高兄的点拨,如今已有决断了,就不麻烦孟兄了。”
孟山人听到这话顿时被气笑了。
好家伙,合着真的是过来蹭饭的是吧!
这理由也是真够离谱的。
孟山人刚准备生气,突然想起面前这人是李太白,积蓄的怒气一下子就消了。
算了,既然这人是李太白,不正常一点才正常。
要是哪天李太白有正经的事找他,孟山人才要好好怀疑一下,自己这好友是不是被人换了魂。
终于,孟山人想开了。
他抬起头,正好与高达夫的眼神对上。
二人一副“同病相怜”的模样,显然都摸清了李太白的性情。
有过这一番波折,高达夫和孟山人也渐渐熟络起来。
……
月明星稀。
夏日的蝉鸣嘹亮,与潺潺的流水交相辉映。
三人各自靠在一张摇椅上,对着月光闲谈少许。
至此,高达夫也总算明白了孟山人的本名。
准确来说,他应该叫孟浩然,本意取之浩然,听着就是一个很会读书的名字。
孟浩然几次科举失意之后,索性也就不用本名,自称孟山人。
这一天的月夜下。
三个同样失意的人,共赏这十五的圆月。
他们的寄寓既相同又不同,分别象征着一辈子的三个阶段。
李太白是尚未遭受过毒打的乐天派。
高达夫是正在缓慢向上爬的上进派。
孟山人是饱受失败折磨后的旷达派。
这看似不应该有瓜葛的三人,偏偏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
李太白原本侧卧着,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兴奋地坐了起来。
“听说不久前张道济丞相卸职,正在岳阳养老,时常登临岳阳楼,咱们不妨与他见见?”
此话一出,原本神色淡然的高达夫可见愣了一下。
张道济。
这个名字他当然没有忘,说起来,高家如今未能起复,正与张道济当年的一句“难堪大用”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