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郡筑阳城,几日的安静被宁蛮校尉府发来的一封书信打破了。
萧综一道敕令,当然管不到柳庆远,但却命令得了易琼。
郢州刺史亲笔手书,令易琼见到书信后率所部即刻赶往蔡阳郡佐助武昌太守何义方镇守宁蛮府北侧。
柳庆远做梦也没想到,萧综阻止裴渊明增援在前,如今又将易琼支了出去,这黄口小儿无情无义的本性,真是暴露无遗!
这还不算,萧综暗地里派出萧敬则统兵三千余人,在筑阳郊外巡防,以平定蛮乱之名绞杀奔赴筑阳城增援的蛮军将士。
所谓阴险狡诈,小肚鸡肠,也不过如此了。
本就缺兵少将的筑阳城,遭到了萧综釜底抽薪般的对待。
京都东堂殿,满朝文武顺次列坐。
萧辰呈报了向北徐运粮的方法,那就是用盐商运粮,再用之后的卤盐调税做透支,抵付车马耗费。
众人听后亦是各有所表,有赞同更有反对,直到大家争累了,这才安静了下来。
半晌过了,还是没有定数,皇帝有些坐不住了。
只见他放下手中的经书,往下面寻了寻,目光便落在了袁昂身上。。
“袁卿,你意下如何?”
皇帝开始点名了。
袁昂低着头,深深施礼。
“启禀陛下,当前北徐进退两难,至于运送粮草......已别无他法。”
“萧常侍既得破解之策,臣......附议!”
徐修仁、周开逸一同上前:“臣等附议!”
皇帝又看了看坐在锦垫上的老七安成王,只见他微微的
点了点头:“如今西北战事稍稍平息,雍州又逢敌军入侵,而北徐寿阳城迟迟不破,以至于两军对峙,身陷囹圄。”
“以盐商代运粮草之策,关乎北徐十余万将士性命,亦是北徐和南北兖等地存亡之所在。”
“臣以为此计可行!”
有七殿下和徐、袁等人的赞同,这事儿就算是定下了。皇帝心里甚是感动,毕竟萧辰这次谏言,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不可多得的能让大家都同意的计策。
不过如何实施,还得再做考虑。
毕竟出粮的可是东府城。
要是徐修仁或是七殿下等人去,恐怕会引起老六的不满;要是让袁昂、王柬他们过去主事,又担心老六在背地里搞什么动作他们无力抵挡。
如此想来唯有两边都能交好的人才能担当此任了。
想到这,皇帝欠了欠身子。
“太子何在?”
皇帝轻声唤了句。
“儿臣在!”
“朕意欲以你为使节,亲领北徐运粮一事。”
“吾儿可担得起大任啊?”
太子毫无迟疑之态,俯身跪地叩首。
“北徐战事,关乎国运兴衰,儿臣愿立下军令状,必会将粮草运至北徐!”
众人听后无不点头称赞。
皇帝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徐卿、袁卿!”
“臣在!”
“尚书中书两省,要尽心佐助太子,万事需以大局为重。”
“遇事不决,太子可行独断之权!”
“臣......领命!”
二人互相对视了一下,跪地叩首不说。
当天中午,动员盐商的诏令便发往了江东七州三十余郡。
盐商们接到诏令后也算了一笔账,到官府申请产盐的费用不说,平日里运盐的调税是什税其三,出了产地就要交税。而平日里将卤盐运到京都,也带不回来什么,多半是空车,要不是一斗盐的价格能值四斗米,他们也挣不到钱了。
如果借此机会由京都去往北徐,每运三斗米就可抵一斗盐的调税,运送布匹、辎重等物也可抵调税。另外,空车返回的费用还有补助。
如此算下来,这差事可是稳赚不亏了。
于是乎青、冀二州、南、北兖、吴郡、钱塘等地的盐商纷纷赶来,一时间东府城被车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话说太子亲自坐镇东府城,临川王亦是无可奈何,纵使有一身本领,也不能对未来的圣主用计不是。
气的他只得回到了东郊王府,十数日闭门不出。
“先生此计,堪比十万大军!”
太子笑呵呵的看着萧辰说道。
望着东府城的院子里车来车往,萧辰也跟着笑了起来。
“萧常侍不仅向来果敢,就连这计策亦是非常人所能想到啊!”
徐修仁在一旁点头示意。
“对了,不知先生此计,有何来头吗?”
太子欠身问道。
萧辰听后倒是没多想,毕竟小太子和徐修仁不是外人。
“要说来头,也不是没有。”
“不过我说了,二位也不一定能理解。”
萧辰搔了搔鼻尖儿轻声说道。
“呵呵呵,常侍休要拿我们打趣了,如此良策,快快说说缘由才是。”
周开逸在一旁拍了拍萧辰的肩膀笑道。
“呵呵呵,那好。其实我也是突发奇想,以前好像在书上看到过,叫什么......开中法。”
“但我又不是过目不忘,如果早就想到这个方法,又何必让北徐将士挨饿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