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端王府,已是深夜,张敬之却还不能回家,仍行色冲冲地朝宫中走去,去赶今天的第三个局。
阁议完后府议,府议完后宫议,张敬之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工作强度,现在他很累但还是紧绷着弦,因为宫里的那个人还在等他,而且不管多久都会等着他。
张敬之来到内宫侧门,按照约定的方式,“嘣~嘣嘣~嘣嘣嘣”敲着门。等了一会,门小心地被里面的人打开了一条缝,缝中露出一双眼睛,在看清来人血红的官袍及胸前二品大员的仙鹤补子后,门内人便用尖锐的声调小声说道:“可是张大人?”
张敬之没出声,只用右手比了个手势。门缝又打开了一些,足够到一个人侧身穿过的宽度,张敬之循着门缝钻了进去。
门里的人,是个太监,接到了张敬之,他便点着一盏昏黄的灯笼,在前面走着,引导张敬之往前走。
中宫多大啊,没人引路,肯定会迷路。七拐八拐之后,张敬之终于来到目的地,东宫。
太监打开一扇房门,将张敬之引进去,就慢慢退下了。庄妃已坐在那里等着了,旁边还坐着小靖王赵煜轩。
张敬之没想到小靖王也在,非常惊讶,一时双眼看得出了神。
庄妃见状,说道:“张大人,有些事小王爷迟早要知道,晚知道不如早知道,而且他也该接触些重要的事了。”
张敬之看看庄妃,心中还是有些犯嘀咕:如果没记错,小王爷才刚刚十四吧,就听这些?
庄妃似乎看出了张敬之的想法,说道:“论年岁是小了些,但王爷、王妃已去,单靠本宫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饶是不得再等了,张大人就把小王爷当作甘罗一般的人吧。”
张敬之仔细回味一番,也没了顾虑,将今天内阁、王府中的事慢慢向庄妃和赵煜轩述说。当说起兵部一年亏空七百万两的事情,张敬之一脸惭愧:“庄妃娘娘、小王爷,臣竭尽所能,也未将这七百万两的烂账挡在国库之外,真是愧对圣恩啊。”
“张大人,快别这么说。左明义三朝元老,根基深厚,兵部又是他的学生何必胜主持,以您一人之力要挡住这些亏空,谈何容易,不必过分自责。”庄妃安慰道。
这时,赵煜轩说话了:“张大人,父王仙逝,多少人都对我避之唯恐不及。户部尚书本是美差,但连年国库入不敷出,也没人敢赴任,您义不容辞担此重任,今日着实受委屈了。”
张敬之摆手笑道:“娘娘,小王爷,张某也只是尽人臣之本分罢了,哪谈得上受委屈啊。”
“父王在时,并不太重视您,现在我反而只能倚靠您和马大人。张大人,请受我一拜!”
赵煜轩略显稚嫩的声音,说出的话语却是极其诚恳,他面向张敬之,后退一步,双手于胸前合拢,郑重地跪下双膝,弯曲腰身,额头直直地向地板上叩去。
张敬之见了,急忙走去,伸手拽住赵煜轩:“小王爷,快快请起,折煞卑职了,要。”
赵煜轩却没有起身,双膝仍跪在地上。
庄妃走了过来,对张敬之说道:“张大人,你让他叩吧。自王爷、王妃走了以后,这孩子除了本宫外就没有亲人了。久闻大人是饱学之士、品行正直,轩儿年岁尚幼,资质也还欠佳,有些事情还需要有高人从旁指点,您若不弃,就收轩儿作徒弟吧。”
赵煜轩听着庄妃的话,又是诚心诚意地一拜。
张敬之大惊,赶忙双膝跪下,回叩道:“小王爷,张某才疏学浅,宦海多年,靠着庄妃、小王爷的赏识,才做到户部尚书这个位子,知遇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怎敢奢望以师长自居。小王爷快快请起,否则,真是折煞我也!”
“张大人,拜您为师是轩儿自己的主意,您若是不肯,那本宫也只好跪下来求您了。”庄妃说完也作势要跪。
这可真把张敬之吓坏了,他只好忽地站起,挽住庄妃的胳膊,不让她跪下。而此刻,仍跪在地上的赵煜轩,已经“扑通”“扑通”地磕了三个响头,口中还念道:“徒弟给师傅磕头!”
师礼已成,木已成舟,张敬之只好点头说道:“好!好!那我就免为其难吧,只愿不辜负靖王爷的在天之灵。”
既成师徒,张敬之便上坐,赵煜轩恭敬地站在他一旁,庄妃相对师徒二人而坐。
“七百万两,张大人可有了办法?”庄妃试探道。
“呵呵”张敬之苦笑两声,摇头自嘲道,“还能有什么办法,取之于民吧,好在马大人还给我缓了些时日,国库现在尚有些库存,七百万两,真正没有着落的也就是一百万两,均摊到各省也就八九万两了,也算能应付得过来。”
赵煜轩听了,说道:“师傅,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既补这一百万两的亏空,又不用连累各省百姓。”
张敬之惊呆了,小小年纪,有何本事,能补上这一百万两的亏空!
庄妃有些恼怒,刚拜师就在师傅面前显能?以后,师傅还怎么教你?她面有愠色道:“轩儿不可造次,国家大事,岂是儿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