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陈宇还会进行模拟鉴宝教学。他利用一些高科技设备模拟出不同古玩的特征数据,让学员们先运用所学知识和设备进行鉴定,然后他再运用天眼能力对这些模拟古玩进行“鉴定”,并将天眼感知到的信息与学员们的结果对比分析,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天眼能力与科技手段结合。比如在一次模拟鉴宝中,面对一件模拟的唐代佛像,学员们通过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检测其金属成分,判断其材质符合唐代佛像制作材料特点,但陈宇通过天眼感知到佛像的能量波动呈现出一种不连贯的状态,进一步深入感知后发现其雕刻工艺细节在历史传承的脉络中有一些不符合唐代佛像制作风格的地方,原来是一件仿制品,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学员们对鉴宝的理解更加深刻。
此外,陈宇还会组织学员进行实地鉴宝考察活动。在一次前往古老寺庙的考察中,寺庙中有一尊据说年代久远的石雕佛像。学员们首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佛像的雕刻风格、石材风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初步判断。然后,他们使用便携式的硬度检测仪器对石材的硬度进行检测,以推测其年代范围。陈宇则开启天眼,他感受到佛像周围的能量场有一些异常的波动,似乎被人为干扰过。进一步探查后,他发现佛像的某些部位有后期修补的痕迹,且修补的石材与原石材在能量气息上有明显差异。通过天眼能力与科技检测、传统观察方法的结合,学员们对这尊佛像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全面准确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多方法结合鉴宝的重要性。
然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学校的发展。陈宇为了节省开支,亲自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教学设备的采购到校园环境的维护,他都事必躬亲。他在采购设备时,会仔细比较不同品牌、型号的价格和性能,力求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设备。他还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捐赠和支持,组织了多场古玩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用于学校建设。在一次大型古玩义卖活动中,陈宇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几件古玩进行拍卖,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古玩爱好者的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最终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暂时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陈宇关注的重点。他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鉴宝专家来校讲学,让教师们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他还鼓励教师们开展鉴宝研究工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教师,陈宇给予丰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陈宇决定用实际成果来证明鉴宝学校的价值。他挑选了一批优秀学员参加全国性的鉴宝大赛,在比赛中,学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结果让外界对鉴宝学校的看法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吸引了更多的学员报名参加。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陈宇还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他与一所国内着名大学的考古系进行了深入洽谈,双方就联合培养鉴宝人才、共同开展鉴宝科研项目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合作办学,鉴宝学校的学员将能够享受到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设施,同时也为高校的考古学和文物保护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加实践化的教学平台。这一合作项目的开展,将为鉴宝界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鉴宝事业的持续发展。陈宇深知,教育传承之路任重道远,但他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为鉴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十七章:学校危机
鉴宝学校坐落于城市的一隅,校园规模不大,但布局精巧。校园的大门由厚重的实木打造而成,门楣上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鉴宝学校”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学校对传承古玩文化的坚定决心。
走进校门,是一条蜿蜒的青石小径,小径两旁种满了翠竹,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古玩的千年奥秘。沿着小径前行,便能看到几座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教学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飞檐斗拱的屋顶下,是大片的玻璃幕墙,阳光洒在上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学校的图书馆是一座两层的小楼,木质的书架散发着淡淡的沉香气息,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玩鉴定的书籍、古籍善本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考古研究报告。馆内静谧祥和,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和学生们轻声交流的细语。
再往后走,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鉴宝设备,从高精度的光谱分析仪、热释光测年仪,到古老的放大镜、罗盘等传统工具一应俱全。墙壁上挂着历代古玩珍品的图片和详细介绍,仿佛在向学生们展示着古玩世界的浩瀚与深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