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九年,大明的天下正处于一片蓬勃发展之态,成祖朱棣雄图大略,欲展盛世之威于天下。自靖难之役后,成祖稳坐皇位,便一心想着如何让这大明的江山更加稳固,如何彰显国威于四方。此前,成祖下令营建北京,那座北方的城池在能工巧匠们的精心打造下,渐渐展露出宏伟的气象,宫阙巍峨,城墙高耸,似要成为这大明新的中心所在。
《明史·成祖本纪》载:“永乐十九年正月甲子,北京宫殿告成。丙寅,帝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由此可见,当时北京的宫殿已然落成,成祖还举行了盛大的朝贺与宴会,一切都似乎在朝着迁都的方向稳步迈进。可这迁都之举,在朝野上下却引发了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认为北京地处北方要冲,利于掌控北疆,威慑外敌;可也有人反对,担忧迁都耗费巨大,且南方诸多事务或会因之而有所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呐。而我,便是那反对迁都之人中的一员,也由此卷入了这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风云之中。
我本是南京城里一名颇有名望的老夫子,姓陈名儒,自幼饱读诗书,研习经史子集,一心想着将圣人之道传于世人,育人子弟,让这世间多些知礼守义之人。我生得面容清瘦,目光却透着睿智,一袭长衫,虽有些陈旧,却洗得干干净净,整个人透着一股儒雅又执拗的劲儿。平日里我在南京的书院讲学,弟子众多,大家都对我敬重有加,而我也习惯了这南京城的烟火气,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我心中,南京城承载着大明开国以来的诸多辉煌,是这天下的根本所在,哪能轻易就迁都别处呢,这便是我反对迁都的初衷,至于这一路的波折与挣扎,且随着那历史的风云缓缓道来。
那一日,我正在书院中给弟子们讲授《论语》,正讲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正阐释着为政者当以仁德为本,如那北极星般处于中心之位,让四方来朝之时,书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我皱了皱眉头,停下讲学,问道:“何事如此喧哗?”
不多时,一个弟子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先生,外面来了些官差,说是朝廷有旨意,要召集城中的诸位贤达共商要事,点名要先生您也去呢。”
我心中疑惑,不知这朝廷此番又是所为何事,但皇命难违,便整了整衣衫,随着那官差出了门。
到了那商议之事的官衙,只见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有官员,有城中的富商,还有些像我这般的文人雅士。众人皆是面色凝重,低声交谈着,我寻了个空位坐下,正想找人问问情况,这时,一位官员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诸位,今日将大家召集而来,乃是圣上有旨意,欲与大家商议迁都北京之事,各位都是我南京城中有头有脸之人,还望畅所欲言,说说各自的看法。”
话音刚落,底下便议论纷纷起来,有人当即说道:“迁都北京,那可是好事啊,北京地势险要,临近北疆,可有效抵御外敌,彰显我大明国威呀。”
也有人附和道:“是啊,北京新建成的宫殿那般宏伟壮丽,正是适合作为国都的所在呢。”
我听着这些言论,心中却不以为然,待众人稍稍安静些后,我站起身来,拱手行了一礼,说道:“诸位,老夫却有不同看法。南京城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便是我大明的都城,这里物阜民丰,文化昌盛,且历经多年经营,根基稳固。若贸然迁都北京,先不说那路途遥远,单是这迁都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便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恐会让百姓不堪重负啊。再者,南方诸多政务、商贸往来,皆是以南京为中心运转,一旦迁都,怕是会乱了套呀。”
我的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了一阵哗然,不少人都面露惊讶之色,那几位支持迁都的官员更是皱起了眉头,其中一位看着颇为威严的大人说道:“陈夫子,您这想法未免有些短视了,北京作为北方重镇,迁都过去,利于掌控北疆局势,此乃关乎大明长治久安的大事,些许耗费,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一听,心中也来了气,回道:“大人此言差矣,治国之道,当以民生为本,若为了迁都而让百姓受苦,那这国都即便迁过去了,又怎能安稳呢?况且,南京城的地位与作用,岂是轻易能替代的?”
就这样,我与那几位支持迁都的人争论了起来,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一时有些僵持。
散了那商议之事后,我回到书院,心中却依旧愤愤不平,想着朝廷可不能因为这一时的想法,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呀。可我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想要改变这局面,还得联合更多有同样想法的人。
于是,我开始在南京城中四处奔走,拜访那些与我交好的文人墨客、士绅商贾,向他们诉说迁都的利弊,希望能集结众人之力,向朝廷再进谏言。
在这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名叫林渊的商人,他在南京城经营着几家大商号,为人精明,却也有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听了我的想法后,深表赞同,说道:“陈夫子,您说得在理呀,这迁都之事,确实不可仓促决定,我虽只是个商人,但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定会支持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