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州的春天似乎更懂得给人一种暖意,说热就热了。
上个星期还有点春寒料峭,突然间变得春意盎然。倘若呆在房间里,稍微还有点冻脚,但在户外,风已然是暖的,温度也比室内高。
校园里也变得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学生们在走路、在读书、在拍照、在打闹……一般女学生会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向宿舍或图书馆走去,而男生则不这样,他们一般走得飞快,没有这般亲密。
李猛在学校分配的过渡房阳台上往下看这些学生,4楼的角度正好,不高不低。
虽然是过渡房,其实里面住的老师大多都在学校外面买了房,老师们就将分配的过渡房租给学生赚房租。
李猛的这一栋就只剩了两位新来的老师,因为这两年房价涨得太快,没钱买房。老教师基本都买了。
在阳台上吸着15块钱一盒的利群香烟,加一杯刚泡好的清香型铁观音,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
在下午4点多太阳还没下山的时候,独自享受这样一个人的安逸时光,真是幸福。偶尔再放首葫芦丝或者古筝音乐,生活不要太惬意。
突然想到晚上南小林邀请去喝酒小聚,李猛便猛吸了最后一口香烟,将烟头摁灭在从实验室拿的烧杯里。
李猛是鲁阳学院农学院的大学教师,确切的说是一个入职3年的讲师。即便当老师已有3年,脸上依然还有些许学生气,走在校园里,有时候别人以为他是大学生。
由于平时做生物实验,自己房间里没有烟灰缸,索性从实验室拿一个烧杯代替,也颇有个性。
5点左右,从校园后门往左拐,进入一个小巷子,在巷子的尽头,李猛进了一家超市买了1瓶5年鲁泉特曲酒,来到超市对面的“好吃憋”饭店。
“好吃憋”饭店是个小饭馆,由于距离学校门口有一段距离,平时几乎没有学生来这里吃饭,顾客都是附近小区里的居民。
老板娘马晓虹看到李猛走来,热情地招呼,“李老师,今天过来了,几个人?”
“两个人。”
这会吃饭还早,李猛拿了张塑料椅子在门口坐着,看着街上的行人,放学的孩子,等南小林过来。
南小林和李猛是同一年入职的博士,因为是一起面试,一起入职,一个学院,又都是外地人,所以自然而然地近了一层关系。
这在高校很正常,因为是新人,初来乍到,遇到事情大家就会在一起讨论、吐槽,甚至有老师还创建了XX年入职群。平常没事的时候,李猛和南小林经常在一起小酌、聊天。
5点半左右,南小林来了,“刚才手上有点事,耽搁了。”
“没事,我也刚到。”随后李猛给马晓虹说,“老板娘,老三样。”
“好的!”马晓虹笑脸相迎。
由于经常来这家饭馆吃饭,李猛早已成为这里的老顾客,和老板马晓虹也比较熟。马晓虹今年30多岁,是个身材妩媚、待人大方的女人。
起先这家店是马晓虹和老公于超开的,后来因为不能生育离婚,中间饭店关了一阵子,再开业就由马晓虹一个人经营。
“好吃憋”饭店的菜并不比旁边连锁的大饭店便宜,李猛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人少,菜做得倒还可口,是家常菜。
李猛在这里吃得次数多,每种菜基本上都吃过,老三样其实是油炸花生米、炒毛豆、爆炒小炸鱼。不仅实惠,而且适合下酒。
看时间差不多了,李猛和南小林进屋,花生米和炒毛豆已经在桌上摆好,李猛笑着对南小林说:“随便坐。”
二人坐下,打开酒,倒上。
南小林看了一眼李猛,“听说了么?咱们院又招了8位博士!”
李猛听了有些惊讶,内心却开始盘算,自己来的那一年招了6个博士,之前一年4个,前年8个,去年9个,“算上3个零几年入校的老博士,现在学院已经有30个博士,这上半年刚开始就又招了8个,我的个乖,学院要干什么?”
“是啊,咱们刚来的时候,学院才40多位教师,现在都70多位教师了。上半年才刚开学,就招了这么多,今年招15个都有可能。”南小林边说边拿起酒杯,和李猛碰了一下。
“况且现在按学校的政策,配偶有硕士学位的可以安排工作,若两口子都是学农业的,不知道多少人要来咱们学院。也不知道院长怎么想的,什么人都招,也没有个计划,连专业都不限制。现在学院里,有搞古生物化石的,有做植物分类的,有做微生物的,有做水稻的,有做昆虫的,有做生态的,有做园林的,有医学的,有做葡萄酒的,有做水产养殖的……表面上看很厉害,学院什么人才都有,揉成一股绳,可以做成大事。但是实际不然,现在每个学科和研究方向都需要团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整个学院其实是一盘散沙!”说完,李猛喝了一大口白酒。
南小林没有喝这么大口,“慢点喝,吃菜!现在学院连做实验的空间都没有,本来就没有形成特色的学科方向,现在招这么多人,我看没有一个人情愿放弃自己原来所学的专业。况且都是博士刚毕业,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实践经验,更别说指导生产,搞一点理论研究都有困难,应用到实践纯粹是扯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