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乔国老和他的“下人”
曹铄和张昭乘坐着马车,在纪灵和众护卫的护送下赶往皖县。
进入皖县城内,只见街道两边的店铺,全都是各种胭脂生意!
曹铄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看着街道店铺里进出的人群,感叹道:“如果我不是刚刚征战回来,看到这皖县,还以为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了。”
张昭道:“也就是主公你接管了扬州之后,皖县这里才渐渐兴旺起来。”
“在五六年前,陆康担任庐江太守的时候,这里也一片狼藉。”
“那个时候,我就和乔国老是朋友。”
“他手里当时虽然掌管着胭脂的制作技巧,却不敢做生意。”
“尤其是陆康最后一年,孙策为了报仇,对庐江好几个县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陆康为了守住庐江,带领着全族人,搜刮了整个庐江的粮食。”
“期间,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
“就连陆康族人也是十不存一。”
“惨烈至极。”
“当时,乔国老带着一家躲到我家。”
曹铄:“......孙策报什么仇?”
他倒是记得穿越前看过的记载里,孙策的确屠了庐江。
但是,他忘记了具体原因。
张昭叹了口气道:“孙策父亲孙坚在世时,孙策曾经和周瑜一起住在舒县,两人当时就有些小名声。但是,只是小名声而已。”
“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两人以为陆康也知道他们的名声,就前往拜见。”
“陆康身为太守,朝廷重臣,哪里会花时间专门接见两个毛头小子?”
“因此,他只让他账下主簿接见了孙策和周瑜。”
“其实,按理来说,这规格也够了。”
“哪怕周瑜出身豪门周家,可他当时也不掌管家族,只是周家一个有出息的后辈而已。至于孙策,他的父亲孙坚也只是长沙太守,还是草莽出身。”
“他的儿子孙策要见一郡太守,太守岂会亲自接见?”
“但是,孙策此人看上去胸襟宽广,心眼实际很小。”
“他觉得陆康狗眼看人低,愤然离席,然后将这事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袁术和吕布闹翻,袁术想要攻打徐州,就派孙策前往庐江借粮。”
“陆康一向以大汉臣子自居。”
“袁术虽然四世三公,却占地为王,一直被他看不起。”
“如今袁术来借粮,他怎么肯借?”
“孙策这时就揽下进攻庐江的任务,也得到了袁术的承诺,一旦拿下庐江,就让他担任庐江太守。”
“孙策认为报仇的时机已到,带领着数千兵马,还有周瑜的里应外合,两人轻松就拿下了当时庐江治所周边,并且展开灭绝人性的杀戮。”
看向曹铄,张昭道:“主公,你应该也发现了,我对周瑜其实没有什么好感,原因也在这里。”
曹铄:“......”
张昭感慨道:“这里被孙策和周瑜包围了一年。”
“陆康带领族人坚守了一年。”
“后来,陆康忧劳成疾,又吃得太少,病死。”
“临终前,他让族人开门投降。”
“他和庐江共存亡,是因为他是大汉臣子。”
“他一死,家族里没有了大汉的臣子,也无需和庐江城共存亡了。”
“孙策为了安抚舒县尚未战死的百姓,这次没有对舒县进行屠戮。不过,陆康的族人,全部被孙策迁移到了吴郡。”
“那里,还有陆家的一支血脉。”
张昭神色哀伤地看着舒县街道两边道:“孙策占据了庐江,袁术却没有遵守诺言,而是任命了老部下刘勋为庐江太守。”
“刘勋和乔国老的父亲有过数面之缘。”
“坐镇庐江之后,刘勋就写信给乔国老,请他回去,并且发誓,如果乔国老再次经营胭脂生意,他会保护乔国老不受侵犯。”
“我就陪着乔国老和他家人来过这里一次。”
“当时,这里满目疮痍,残垣断壁。”
指着其中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张昭沙哑着声音道:“就这里,我当初和乔国老过来的时候,看到一对夫妻正在生吃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当时还没有咽气,奄奄一息。”
“看着我们经过,那小男孩一脸哀求的眼神。”
“即使到现在,我也时常做梦梦到他的凄惨。”
看向曹铄,张昭沙哑着声音道:“主公,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曹铄:“......”
原历史里,赤壁之战这段历史,张昭等人被史学家批判得一无是处,就是群卖主求荣的鼠辈。
可现在想想,每个人会做出如此决定,都有其难以言述的经历。
曹铄想到了贾诩。
曹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你放心,我绝对会努力将扬州经营好,不会再让战火波及。”
顿了顿,曹铄又道:“听闻孙策也曾屡次拜访你,想要让你出仕——”
张昭摇了摇头道:“孙策,我虽然没有见过其人,可在他找到我时,我已经知道了他的性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